《打開生命的16封信》節錄
第五封信:人為什麼活著?(作者:劉桂光老師)
《打開生命的16封信》節錄
第五封信:人為什麼活著?(作者:劉桂光老師)
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,也忘了已經持續了多久?我始終不敢靠人太近,也不敢看著任何人的眼睛。如果有人在我的身邊,我就會全身緊繃,縮在一旁,帶著許多不安和焦躁,只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。
今天我終於去催眠了,鼓起最大的勇氣,撥了電話給老師,又鼓起最大的勇氣,單獨前去。
程旭老師的催眠中心並不難找,一路上我感覺著自己的緊張,在開門之後,穿著一身黑,比想像中看起來更年輕的程老師帶著和善的微笑歡迎我。
問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(催眠的前置作業)之後,程老師要我起立站好,他要對我做催眠的感應測試,確認我是否能被催眠,而被催眠的程度為何?
他要我閉上眼睛,去聆聽我周遭的聲音,然後他指示我的身體是放鬆的,因為放鬆而有著輕微的搖晃和旋轉,而我也真的有那種感覺,他要我去保持並感受那份感覺,不必抗拒。
不要對他說……
文/蘇靖嵐 護理師 《伴,安寧緩和護理札記》
第一次見到阿助伯,是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午後,我坐在居家辦公室裡,兩眼無神地盯著電腦,正在進行無聊的文書作業,此時交誼廳傳來宏亮的歌聲,穿過我的耳朵,一時間睡意全消了。
「身後事,我做『囑』」
日前應邀到台中市政府演講,題目是「身後事,我做『囑』」,和上百位銀髮老長輩一起談這個題目,對我來說,真是很難忘的經驗。
想到要談這個題目,對象又是老人家,說實在的,真是一個稍有難度的挑戰。我想了好幾天,決定用感性又微婉的方式來談生死觀念、身後事、殯葬自主和預立遺囑。
那一天,台下坐著滿滿超過一百位的老人家,每位都以專注又認真的眼神看著我,看著每一位專注的眼神,我很好奇,這些老人家對生死觀念不知抱持何種看法?他們平日忌諱談死亡嗎?在來聽演講之前,他們曾和家人談過死亡和身後事嗎?他們自己對死亡又是什麼樣的看法?
根據主辦單位台中市書香關懷協會針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,在920份有效問卷中,有高達78%的老人認為生前寫好遺囑很重要,然而真正願意付諸行動書寫的卻只有38%。另外,32%的老人明白表示不會寫,有25%仍在遲疑考慮中,顯示目前老人家對死亡的恐懼與逃避,依舊戰勝了理智的決定。
文章出處: 憂鬱症– 防治關懷網
她,活得很辛苦,幾度徘徊於自殺邊緣。但是,她總是更努力,讓自己只是活著。
所以即使是在最晦暗的時刻,她總能一步步的走出來..她寫下這段歷程,要告訴許多人:「你,真的可以不必自殺.」
她在安寧病房裡大哭:我要活下來!
by 郭慧娟
在臨終關懷的課程最後,老師邀請兩位目前在安寧病房工作的學姐,和我們分享有關安寧病房內臨終關懷的情形。
對於這樣的課程,我們是很期待的。
兩位學姐待在安寧病房很久了,是很資深的護理工作人員。她們和我們分享了很多的臨終病人的故事。
不忍寄出的一封信
摘錄自:離開後留下的東西: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
剛入秋,在陽光依舊溫暖,卻已吹起陣陣涼風的某個午後,我的辦公室接到了一通電話。打電話的人是一名大廈管理員,他說有個房間因為房客身亡而發出惡臭,委託我們去打掃。約好時間,我們帶著設備去到那裡,地點是首爾大學附近的一間套房。管理員開門讓我們進去,房間不大,除了單人床之外,壁櫥、洗手檯、書桌、書櫃就是全部的傢俱。窗戶四周的縫隙被細心地貼上了一圈藍色的膠帶。
管理員說: